醫學實驗論文客觀地反映了實驗的成果,是實驗人員心血的結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醫學實驗論文寫作方面的一些內容,不至于在寫作時無從下筆。
一篇優秀的醫學實驗論文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創新性
醫學論文的創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發展醫學成就,破解醫學問題。選題創新是醫學論文寫作的靈魂。可體現在:①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見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③創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進或突破。
2、可行性
所謂選題的可行性,是指能夠充分發揮作者的綜合條件和可以勝任及如期完成醫學論文寫作的把握程度。影響選題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知識素質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及特長和興趣等;②客觀條件,包括經費、資料、時間、設備等。
3、實用性
撰寫醫學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及應用。要從實際出發,選擇能夠指導科研、指導臨床、造福人類的主題,因此,選題的實用性尤為重要。
4、科學性
醫學論文是臨床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客觀反映,其寫作的具體內容應該是取材客觀真實、主題揭示本質、科研設計合理、論證科學嚴謹、表達邏輯性強、過實踐檢驗。所謂科學性是指論文所介紹的方法、論點,是否用科學方法來證實,是否經得起實踐的考驗。這就要求:
⑴進行科研設計時即有周密的考慮,排除一切對結果可能干擾的不利因素;
⑵要設立必要的對照組,甚至雙盲對照研究;
⑶對實驗和觀察的數據,要進行統計學;
⑷無論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對其結果的分析要從實際資料出發,得出恰當的結,切忌空談設想和抽象推理。
5、前瞻性
要選擇有研究價值及發展前途的主題,應積極開發研究新領域、新學科和新理論。
那么醫學實驗論文的具體寫作步驟和技巧是什么呢?
醫學論文的撰寫一般分為資料的準備、構思、擬定提綱、擬寫草稿、修改等過程。
1.資料的準備
首先是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雖然在課題研究或臨床觀察之前,已對有關資料和學術動態進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仍要查閱大量有關文獻,以作為對已掌握的文獻的補充。
搜集資料的目的,是為撰寫論文開拓思路,提供理論依據。因此在搜集資料時,應根據論文的需要,把與科研課題有密切關系并要引用的資料做好卡片,注明文獻的出處、作者、題目、雜志名稱、卷、期、頁數、年代等,漏一不可。
一般搜集資料分三步法:
①根據研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
②確定檢索方法;
③查閱原始文獻。
其次是對研究材料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對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對實驗觀察數據資料的分析處理,合理選用適當的圖、表和照片等等。
第三是提煉觀點,明確結果,提出結論。通過對試驗材料的分析,提煉出試驗材料能說明的觀點和能得到的結果,提出結論,使試驗材料和理論認識充分結合起來。
通過以上的準備工作,使理論和實踐達到充分的統一,從而提高論文的水平。
2.構思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準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穎,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
3.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用。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4.擬寫草稿
擬寫草稿就是根據提綱,把要寫的內容依次連接起來,把實驗數據和資料進行歸類分析。它是對論文內容和形式的再創造過程,也是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完成全文后,需進行前后對照檢查,使全文風格一致,層次清楚,銜接緊湊,這種寫法最好每次完成一個完整的部分。
5.修改
修改是論文寫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無論是初寫者還是經驗豐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經過一番審讀、推敲、修改才能定稿。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文字進一步加工和潤色,對觀點進一步訂正。
修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即文題是否相符;論點是否鮮明;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嚴密;布局是否合理;結論是否科學客觀;用詞是否符合醫學術語;文稿是否符合醫學論文寫作規范或稿約要求;標點符號應用是否正確;有無錯別字等等。有時,由于作者自己的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對文章的某些問題認識不足或對初稿的偏愛,一時難以對文稿恰當的增補和刪減,為了保證質量,還要請內行專家修改或提出意見,這樣才能使文章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