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財務工作?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業務素質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
從另一個層面來探討這個問題,我認為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效果,任何工作都是這樣。本文從做好財務工作需要樹立和恪守的四種觀念,結合多年工作的體會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正確的職業觀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當然也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前提
首先我們都必須樹立為自己工作的觀念,為自己工作說來簡單,但要真正在自己的思想意識中確立這種觀念,把它變為一種自覺行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仔細觀察一下身邊那些事業獲得成功的人,不難發現,他們都是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做起,默默無聞的付出,一步一個腳印才使他們擁有了今天的風光和魅力。實際上,他們的付出真正受益的正是自己,而不是領導。因而只有牢固樹立起為自己工作的觀念,才不會因為自己的努力暫時沒有被領導發現,自己的業績暫時沒有得到相應的待遇而苦惱抱怨,因為這一切都是為自己做的。
其次,我們應當樹立一種經營職業的觀念,即把職業當作一種事業來經營
經營職業要有經營的理念和態度,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完成組織的任務,更要把它看成自己的事業,以做事業的態度對待職業。在實際工作中要認真對待每天的工作,認真做好每項工作的細節,多一些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實踐,不怕領導拒絕,不怕同事恥笑,更要戰勝自已個性中不和諧的東西,積極完善自我,把個性魅力注入到工作當中。只有把職業當作事業來經營的時候,才會有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不會在抱怨中虛度時光了。還應看到,職業不僅僅是養家糊口的飯碗,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出發點和歸宿。一點一滴地關注自己的職業,精心培育,在職業獲得拓展的同時,我們的心情就會保持良好的狀態,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超越感。這些良好的感覺和狀態能夠幫助我們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職位的提升以及更大的發展空間,進而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有信心。
二、樹立正確的利益觀
作為財務工作者,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更為重要。在單位中,大家都覺得做財務工作很有權,能不能報銷財務說了算,能不能拿到貨款財務說了算,正是由于這種權利使得個別財務人員覺得自己了不起,有了優越感,甚至有的人還會利用權利獲得一些不當的利益。所以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正確處理好利益關系,對于財務人員來說尤為重要。
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里所說的“道”,我個人理解就是正當的方式,合理合法的方式。還有句古話叫“紙里包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墻”.所以筆者認為作為一名財務人員,一定要能夠抵擋住這些不當利益的誘惑,要在自己的意識中牢固確立一種“道”,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同樣在我們身邊也不難發現這樣的例子,有的同志業務熟練,經驗豐富,具備了作為一個優秀財務人員的基本條件,但是由于沒有正確的利益觀,貪圖小利,把錢看得太重而壞了名聲,影響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喪失了許多本應該屬于他的機會。大家不難衡量其得與失孰大孰小。
另外作為財務工作者,還應當牢固樹立“慎微”的觀念。“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因此,必須防微杜漸,重視小節問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事物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即使是所謂的突變,也蘊涵著大量的數量的積累。現實生活中,許多在這方面出問題的財務人員,都是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從一點點小利開始,不能夠自律,不斷積累,發展到膽子越來越大,最終“東窗事發”,毀掉自己的職業生涯。
因此,每個人都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要用長遠的目光看待事物,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踏踏實實走好自己職業生涯的每一步。
三、樹立良好的溝通觀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溝通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溝通學已經作為一門專門學科被廣泛的研究,而對于身處經濟社會從事管理工作的財務工作者來說,溝通更是顯得尤為重要,溝通能力是從事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的技能。
要做好溝通,首先要有溝通意識,其次要講究溝通技巧。溝通意識與溝通技巧的內容非常之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筆者認為溝通最重要的是一種心態,與人溝通要持有一種“享受別人優點”的良好心態。
西諺說“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結合體”.東方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兩句話說的是同一個道理:人是用優點和缺點組合起來的生靈,是一個矛盾體。一個人可能聰明,卻脾氣暴躁;一個人可能很厚道,卻很木訥;一個人可能工作能力差,但他也許是兢兢業業的;這樣看待事情,我們就會發現:人都是有很多優點的,只是我們不善于發現,或者不去發現。學會看見、欣賞別人的優點,別人會感到快樂,自己也會心情舒暢,當你心中充滿陽光的時候,你看到的世界陽光明媚;當你心中充滿陰霾的時候,你看到的世界陰云密布;對人也是這樣,當你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主動去享受別人優點的時候,你會覺得周圍充滿了友善,你就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但當你只是注視別人的缺點,心存刻薄的時候,你會覺得周圍充滿了敵視,你就會閉鎖溝通的大門。
當然,多看別人的優點不等于無原則的縱容,適時適地適度地指出別人的缺點,也是一種關心。但是,這需要技巧和智慧。
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作為一名企業財務工作者,自身工作內容和方式的不斷更新與升級,是我們學習的壓力,也是我們學習的動力。新的法規政策需要研讀,新的辦公系統需要學習和掌握,這是不能有絲毫折扣和馬虎的,因為財務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嚴謹與求真是我們必須恪守的法度。學習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正確的學習觀可以令我們學而有成。
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作為個人而言,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必由之路;面對新知識、新技能,勇者勝、智者強,畏縮怯弱、裹足不前,或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都是與企業發展進步格格不入的,最終將因為學習的落伍而導致事業和人生的失敗。學習必須持之以恒,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適應工作需要,只有不斷進步,我們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
為工作而學習,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渠道。財務知識的不斷更新和企業的發展,給我們提出了繼續學習的挑戰。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真正敬業的財務人員,必定選擇面對,而面對的唯一辦法就是學習,每一次學習上的進步,必然體現在工作品質的不斷提升,為工作而學習,是一種毅力與意志的體現,是職業素養的彰顯;為工作而學習,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強,這是工作避免走彎路的最好手段,無論是急學活用,還是現學現用,知識的增長,必然帶來工作進步,而高效率、高品質的工作,無疑是對我們自身最好的褒獎和肯定。
學習要以職業目標為圓心,不斷完善知識結構,讓自己這個“圓”更大。從學校進入企業,我們都有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在企業中,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知識更新,在不知不覺間為我們工作能力的增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仔細檢查自己的知識鏈條,會發現,學校里掌握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被我們在企業中后續學習的知識所覆蓋。
合理選擇我們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內容,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是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我素質的需要,圍繞財務專業知識這個中心,我們需要向相關業務輻射,比如預算知識、項目管理、經濟法律法規等。只有建立起完備的知識結構,我們的業務素質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才能夠成為業務能手,我們的工作才會變得游刃有余。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社會的發展在帶給我們豐富的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帶給我們巨大的競爭壓力,而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課題。筆者認為要想保持競爭優勢首先應當具有超前的理念,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不難發現任何取得成功之人,必有其超于常人的理念,作為財務人員,筆者相信只要牢固確立上述四種理念,并努力踐行,那么就一定會成為理念新、職業素質高、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財務人員,你的職業生涯一定會更加靚麗。
參考文獻:
[1] 耿麗。學習三悟。工友,2007(8)
[2] 工作是一種態度。 中國有色金屬,2009(12)
[3] 職業的經營。經濟視點報,2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