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企業不僅應實現對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也應加強對人工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盡可能減少成本投入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下面由學術堂為大家整理出一篇題目為“企業人工成本分析與管控方法分析”的成本會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原標題:企業人工成本分析與控制方法的探討
摘要:目前我國企業逐漸轉向以人力資本為主的資本結構,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了企業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企業不僅應實現對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也應加強對人工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盡可能減少成本投入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本文就企業人工成本分析與控制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企業;人工成本;分析方法;控制方法
0前言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業成本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人工成本的管理并不重視,對人工成本分析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也相對較少,導致其整體成本始終無法降低,經濟效益得不到顯著提升。針對這一情況,企業應加強對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視,采用科學的分析和控制方法,降低人工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一、人工成本相關概述
人工成本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直接或間接人工費用總和[1]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因經營發展需要,所需要支付的所有人力資源使用費用,主要包括企業員工的工資、員工福利、勞動保護費用、員工培訓費用、社會保險費用等。
二、人工成本分析方法
人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指標可以分為總量指標、結構指標以及比率型指標三種[2].其中,總量指標主要是包括人均人工成本、總人工成本等。其中,人均人工成本能夠將企業員工平均收人水平清晰的展現出來,企業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數據分析出每雇傭一名員工大約需要支出的人工成本,以及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從而科學的調整人工成本。因此,企業在人工成本管理中,應建立平均人工成本指標,并對這一指標進行動態監督,全面的分析和控制,不斷根據市場實際情況,調整員工工資和福利水平,以增強企業吸引力,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結構指標主要是人工成本中各個分項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這一指標能夠將員工成本的組成結構清晰的體現出來,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指標數據,了解工資等組成部分在總人工成本中占據比重的合理性,并通過對不同時期結構指標的比較分析,了解指標變動情況,分析其變動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比率型指標是人工成本分析中的核心指標[3].這一指標主要包括人事費用率、勞動分配率等,能夠將人工成本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體現出來。其中,勞動分配率是指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一段時間內新創造的價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能夠體現出企業分配關系與人工成本要素的投人產出關系。企業通過對自身不同年度或是競爭對手勞動分配率的比較,能夠充分了解本企業人工成本水平情況。人事費用率則是在某一時間段內的人工成本與同一時間段內企業銷售額之比,表示總銷售額中,用于人工成本支付的部分所占比例。通過對這一指標的分析,企業管理者能夠了解員工平均收人與勞動生產率關系,對其倒數進行分析,則能夠了解每一單位人工成本的投人能夠帶來的銷售額數目。
在企業人工成本分析中,這三種指標通常需要共同運用。一般來說,企業人工成本分析結果較為理想的狀態是“一高三低”.即與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本企業的人事費用率、勞動分配率以及人工成本在企業總成本占比應都處于相對較低的狀態,而平均人工成本則處于相對較高狀態。這時,企業人工成本狀況良好,經濟效益會相對較高,而出現相反的情況時,則說明企業人工成本狀況已經處于嚴重預警的狀態,需要企業立即進行調整。
三、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一)實現人工成本動態分析
在人工成本控制過程中,企業應首先建立完善的人工成本分析控制體系,借助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彈性分析系統,對企業人工成本的實際情況進行彈性控制,加強對人工成本的監督,實時了解企業人工成本水平狀態,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調整、控制措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員工利益共同提升。
(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對企業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盡可能的避免支付無效人工成本,降低無效損耗。例如制定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使員工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驅動下,主動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積極投人到工作中,幫助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從而形成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促進員工收人增加、員工收人增加促進員工工作效率提升、員工工作效率提升促使企業人工成本降低、企業人工成本降低又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良睦循環。
(三)優化企業崗位結構
在人工成本控制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對崗位結構的優化,精簡員工崗位,以降低人工成本。例如在對企業一些物資管理、檢驗等不需要過多員工的崗位進行人員縮減,對于一些交叉性較強的崗位安排員工兼職等,使人工成本減少的同時,實現企業人員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同時,企業也可以對員工工時進行研究,合理安排員工工作時間,減少無效勞動時間,實現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人工成本的減少。
(四)提升企業人才效益
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加人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員工工作效率,對于企業人員的精簡和人工成本的減少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人工成本控制中,企業應盡可能的提升人才效益,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例如某加工制造類企業,為了減少人工成本,積極加強對員工的培訓,著重對一專多能人才的培養,并將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交由經過培訓的員工兼顧。該企業運用這一方法,兩年期間人均產值提升了60%,人工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了8%,由此可見,企業人才效益的充分發揮對人工成本控制有顯著作用。
四、結論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重點工作不僅要放在生產、銷售等方面,同時也應注重對企業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的管理。
通過對人工成本的科學分析和合理控制,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獲得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為企業市場競爭提供強大的支撐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宇。企業人工成本控制方法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26):168一169.
[2]胡軍。裝備制造企業人工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4(4):218一219.
[3]陳群娣。試析國有企業人工成本分析和控制體系的建立[J].中外企業家,2015,8(16):180一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