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反傾銷調查中成本會計探究
【前言 第一章】應對國外反傾銷的成本問題研究導論
【第二章】傾銷的相關概念及判定規則
【3.1 3.2】美國反傾銷中對成本調查的要求
【3.3】歐盟反傾銷中對成本調查的要求
【第四章】我國針對反傾銷訴訟的成本會計應對策略
【結論/參考文獻】出口企業反傾銷會計處理探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研究的結論和研究的不足
反傾銷訴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涵蓋了政治、法律、經濟、會計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在每一方面中,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查。因此反傾銷訴訟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并且各方面的因素是有機的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本文通過從會計的角度考慮,用成本因素來闡述反傾銷,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將成本工作作為應對反傾銷訴訟的關鍵和重點,不斷的研究分析反傾銷調查機構對成本問題的調查重點與測算方法,規范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制度,搜集同行業同類產品相應的成本資料信息,充分利用電子信息化技術等等,是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應做好的事前預防工作。
2、在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過程中,積極配合調查機構的工作,提供及時、準確、一致的成本會計證據,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應對策略等等,是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訴訟應做好的事中控制工作。
3、結合案例總結國內外應對反傾銷訴訟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努力加快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相協調的步伐,找出我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訴訟中存在的成本問題,并研究改進措施等等,是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訴訟應做好的事后總結工作。
總之,我國企業在應對國外反傾銷訴訟時,要保持成本會計工作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動態平衡,將三方面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力爭打贏這場反傾銷戰。
當然,本文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由于反傾銷訴訟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了多個學科,并且這些學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是不可分割的,而本文僅從會計中成本會計的角度研究反傾銷,并沒有分析反傾銷研究中成本會計與會計學科乃至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由于本篇論題屬實務性較強的題材,需大量的成本數據資料來支持,并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來深入研究反傾銷成本會計核算。而這些成本數據資料又涉及了企業的商業秘密,同時本文作者無法深入涉案企業進行實地研究,因此數據的收集以及缺乏實戰經驗成為本篇論文寫作的難點,這也是本文作者在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袁磊:《反傾銷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2、孫鳳英:《反傾銷的會計學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一版;
3、潘煜雙:“如何界定反傾銷調查中的‘生產成本’概念”,《嘉興學院學報》,2004 年 11 月,P34-36;
4、陳蘭:《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會計支持研究》,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5 年 10 月;
5、黃煥山:“‘中國制造’的成本論”,《武漢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 年 12 月,P8-12;
6、陳志友:“產品成本在反傾銷應訴中的維權作用”,《上海會計》,2003 年 11 月,P11-13;
7、劉靜、劉松青:“反傾銷引發的對我國農業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的思考”,《成人高教學刊》,200505,P34-37;
8、黃莉萍:“反傾銷與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江西財稅與會計》,2003 年 7 月,P36-37;
9、潘煜雙,“面對反傾銷調查:企業會計準備好了嗎?”,《國際貿易問題》,2005 年第 5 期,P61-67;
10、曹慶華,“反傾銷涉訴產品成本核算的研究”,《山東經濟》,2005 年 11 月 21 日,P38-40;
11、毛劍芬,“應對反傾銷我國成本會計面臨的問題探討”,《內蒙古統計》,2005 年 6 月,P88-P89;
12、袁磊:博士論文《中國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問題研究--基于調查問卷和案例的會計分析》,萬方論文數據庫,2003 年 4 月 22 日;
13、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寧波新海電子制造有限公司應訴打火機反傾銷的做法和體會”
14、李琳:“防范反傾銷的會計體系設計”,《對外經貿財會》,2004 年第 10 期,P6-9;
15、浙江國際貿易促進網,“美國反傾銷調查問卷英文樣本”
16、周友梅:“歐美反傾銷調查機構及會計參與”,《對外經貿財會》,2004 年第 3 期,P5-7;
17、寇琳:“戰略管理會計在應對反傾銷中的應用”,《對外經貿財會》,2005 年第 7 期,P7-8;
18、吳曉明:“成本會計在反傾銷中應用的幾點思考”,《財會月刊(會計)》,2005 年 6 月,P12-13;
19、潘煜雙:“一種解釋:國際反傾銷‘會計’的內涵”,《對外經貿財會》,2004 年第 12 期,P6-8;
20、楊軍民:“反傾銷正常價值的認定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要求”,《對外經貿財會》,2005 年第 5期,P3-8;
21、吳國燦:“應訴國外反傾銷要求提升企業會計信息水平”,《財會月刊》,200405,P60-61;
22、徐柯芝:“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在反傾銷會計舉證中的表現”,《財會月刊(會計)》,200504,P38-39;
23、劉浩:“反傾銷調查中的成本追溯及相關問題”,《財會通訊》,2004/3/總/287,P26-28;
24、法律教育網:“反傾銷中的價格認定”,2005 年 4 月 24 日;
25、資源天下網站:“反傾銷調查中的成本追溯及相關問題”,2005 年 5 月 12 日;
26、周友梅:“國際反傾銷及我國會計所面臨的問題”,《對外經貿財會》,2004 年第 1 期,P7-10;
27、周友梅:“歐美反傾銷訴訟:市場經濟地位的會計要求與突圍”,《對外經貿財會》,2004 年 2 月,P6-8;
28、劉勇:《WTO〈反傾銷協定〉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年 9 月;
29、Gabrielle Marceau,Anti-dumping andAnti-trust in Free-tradeAreas, Clarendon Press, 1994;
30、Robert W. McGee:Some Ethical Issues for accountants inAnti-dumping Trade Cases:An Examinations of Recent Case Studies With Emphasis on Latin America, Working paper 96.1, December 4, 1996;
31、Dobrin R. Kolev,Thomas J. Prusa:DumpingAnd Double Crossing:The Effectiveness of Cost-Based TradePolicy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February 1999;
32、Thomas J. Prusa:The Growing Problem of Antidumping Protection, Version of June 2004, December2003;
33、Galina G. Preobragenskaya, Robert W. McGee:Some Accounting And Technical Problems With Antidumping Trade Cases Involving Transition Economies:A Russian Case Study,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anuary 7, 2004;
34、MeredithA. Crowley:Antidumping Policy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 SSRN, December 30, 2001;
35、Piet Eeckhout:EuropeanAnti-Dumping Law and China, EIOP vol.1, 1997;
36、Daniel K. Tarullo:The Hidden Costs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WTO Review of Domestic Anti-Dumping Decisions, Business, Economics and Regulatory Policy Working Paper NO.351080,Winter 2003;
37、Robert W. McGee,Yeomin Yoon:Anti-Dumping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ive Case Studies,Working Paper 98.2, May 1998;
致 謝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吳革教授的悉心指導,坦率地講,當我決定選擇《反傾銷成本會計研究》作為畢業論文的研究對象時,自己心中其實頗有些惴惴不安,幸好我的導師吳革教授對該論文選題給予了肯定,并且鼓勵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進一步研究。從收集資料到結稿,吳革教授同樣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指導意見。同時筆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學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同他們之間的交流不僅緩解了論文寫作的壓力,而且也為完善寫作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值此論文完成之際,僅向吳革教授和各位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感謝母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我的培養和關懷,祝愿母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另外,本篇論文的寫作主要是基于大量的公開刊物和出版的專著以及各類網絡資源,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而得出的研究結論。筆者未能到涉案公司進行實地調查和研究,結論只是根據大量二手材料所做出的分析,很多僅限于從現象的推論。論文引用的數據和資料有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如研究用到的案例與實際情況不符,愿得到指正。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并作進一步修改。
本文許多觀點不是作者首創,是在有關資料基礎上進一步系統的研究形成的。本文的意義重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國外反傾銷調查機構進行成本調查要求和調查目的的分析,進而提出譬如反傾銷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等等的一系列成本對策。希望本篇論文能夠得到老師和廣大讀者的批評和指導。